浙江在线-黄岩支站 
您现在的位置: 黄岩新闻网  >  文化黄岩  >  人文
长潭渡口,见证西乡百年历史变迁
2024年04月07日 17:01 来源:今日黄岩 【进入论坛】

  一、长潭名字的由来

  长潭湖北倚括苍,南邻雁荡,西接永嘉群山,东近温黄平原。群山起伏,林海茫茫,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翡翠丛中,光彩照人,美丽神奇。大坝雄伟,水面宽广,岸线曲折,湖水清澈,小岛静卧,宛若仙境。

  古时候黄岩西部有三大溪,西南有永宁溪,西北是柔川,南有小坑水,三水东流汇入长潭溪,百米后折向北,过前蒋村又曲曲东北流至官墺,此即永宁江之始端。长潭,位于小坑溪与长潭溪交汇处呈南北走向的一水潭,长800米,宽30米,因又深又长而命名。

  长潭古渡口就在小坑溪尾端,西接乌岩下余,东连石壁岩,是连接乌岩、小坑、宁溪等西部乡镇与黄岩县城之间的交通要津,始建年代不详,自明代李进士桥建成后渡口废。

  明万历《黄岩县志》载:“李进士桥,在县西四十里,正德初进士李滔建。谢文肃铎记。”李进士桥,俗称长潭桥。林方湖先生有《长潭桥踏雪》诗一联云:“满潭皆玉屑,无树不梅花。”

  古渡遗址在今长潭湖中木鱼山东南方向,离岸约200米左右的水库底之“长潭”原址上,也即古道险隘处的长潭口。

  当代的长潭所指是山下镇,俗称山下街,曾是乌岩区公所和乡政府所在地,后逐渐发展成西部重要的新兴集镇。上世纪末,旅游业骤兴,长潭周边开起了许多餐饮酒店及农家乐,吸引了台州各地大批游客来观光品鲜,于是长潭名声大振。

  二、菱湖古渡口

  泥河岭脚下有一山谷,原是养鱼场的场部。站在场部前那片平台上眺望,远山如黛,近水含情,蜈蚣山、虎头山、木鱼岛等历历在目。前方几十米断崖下为天然避风港,内泊几艘“退役”渡轮和管理部门的巡逻艇。原永宁溪就在离岸约百米的水底下,曾经,它自西向东蜿蜒而过,菱湖古渡口就横跨溪上。

  菱湖渡,始建年代不详。旧志记载,古时山区溪流多以竹簰摆渡。清光绪八年(1882)重建菱湖渡。民国年间有私立渡船一只。上世纪六十年代前,渡口归生产队集体所有。菱湖渡南通乌岩,北接潮济,阖西公益路从此经过,是西乡与黄岩中西部各乡镇之间最便捷之要津。

  渡口四周是大片的茅草,沿溪溪萝树枝繁叶茂,花色淡绿半透明,十来朵一串地垂挂,仿佛千万只小蝴蝶栖息在枝头,倒映于宁川形成一条流动的花溪。

  原菱湖村依山坡顺势而建,今从山阳迁至山阴,改为凌湖,隶属于茅坦村。茅坦历史上属潮济,今属北洋镇。前几年广植桃树,几百亩桃花逢春盛开,形成一道亮丽风景,每年举办桃花节,吸引了远近成千上万人前来观光,成了一网红景点。

  三、消失的千年古镇

  乌岩是座美丽的古镇,距卢肆开基已有千年历史。街道逶迤伸展,古迹众多。临街多晚清民国风格的建筑,前店后坊。地面由鹅卵石镶嵌而成,色泽青灰油亮,满满的年代感。街巷两侧的民宅鳞次栉比,错落有序,间有几个大的四合院,三透九明堂,足见卢氏后人的曾经辉煌。沿街商号、作坊达300多家,经济相当繁荣。每逢三七集市之日,街上人头簇动,乡道村路上人声喧嚣,分外热闹。

  广义的乌岩指的是一个区域,它处于温州、乐清、永嘉、临海、黄岩五县交集地,为西部重镇。群山环绕,溪流纵横,田畴如画,既有山乡的清幽,又有平原的舒旷。清同治六年(1867),曾设县丞衙门,分理县政与防务。民国时期,乌岩区为黄岩县第7区,下辖乌岩镇、宁溪镇、潮济镇等11个乡镇,人口超过7万。

  1951年析出宁溪区。1958年改为乌岩人民公社。1959年建造长潭水库,乌岩及小坑一带陆地沉于水底,3万多人口迁徙他乡,3万多亩农田、3万多亩山林沉没湖中。自此,长潭一碧万顷,乌岩的名字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。

  四、长潭新渡口

  长潭水库初建时期,县交通局、航运管理所等相关部门就着手规划库区的水上交通。1960年9月筹建黄岩县长潭运输社,社址设在菱湖渡口。同年10月1日开航营业。1961年社址移至殷家坑。1963年正式定名长潭运输社。

  殷家坑,原是青龙山下的偏僻溪坑,无人居住。成为水库渡口后逐渐形成自然村。今渡口老埠头还在,石块筑砌的斜坡有五六十米长,几个靠埠泊位还保持原样。几只小捕鱼船静泊,今是假日游人不少,一对夫妇带着孩子在瞭望台上观望,父亲正在给孩子讲述以前渡口的故事。

  水库建成,水库轮渡客运随之启动。当时有三条主要航线,分别是长潭至宁溪、长潭到屿头、长潭至小坑。

  宁溪线,开始仅有2艘渡船,后逐渐增加,到1988年底已有六艘轮船对开。根据山里人赶集的习俗,一般日出开渡,日落歇工。航线从殷家坑埠头向北出发,绕过长长的蜈蚣山山嘴后向西行,在白岭作短暂停靠后,折向南行约4里到沙地村,接上客人后再转北上,行2里进入两山对峙的峡谷,约驶2里到达温潭。枯水期,渡轮只能到温潭,逢汛期汛期可达长垟。

  长垟村靠山而建,村前本来开阔的湖面因干旱库底裸露,近百亩地的野草和芦苇,好似一望无际的草原,白鹭潜翔,一群村民忙着割草,大片的芦苇倒伏在他们脚下。这是为了保护水源,管理部门布置的一项任务。我们在乡道旁找到了长垟老埠头,那个系船缆的铁环还在,埠头的模样依稀可辨。

  沿着环湖乡道,驱车顺山脚往东开了约2里,在村口遇一座新建牌坊,正反面分别是“温潭”“福地”。温潭俗称温沌。是个仅有十几户人家自然小山村,地处偏僻,现隶属娄岙村。得到老乡指点,我们在牌坊下方十几米处找到老埠头,仅存狭窄的平台。这里能见到浅水,水草从中露出,景致如湿地公园般的美。东望两山夹拱如门,湖水从中通过。回望来时的“牧场”,隐约能看到宁川之水从草丛中流出。

  从这里到宁溪镇尚余十几里水路。宁溪是座百年老镇,人口近四万,以前出去要翻山越岭才到渡口,其行路难可见一斑。2017年12月S325延伸线通车,2020年9月宁大线再开通,这片交通才彻底改观。现在自驾从黄岩到宁溪仅用半个多小时就能到达。

  往屿头的航线,有4只轮船对开,从长潭埠头出发,径直往西北驶,过虎头山嘴后折向北,进入深深的港湾,在桃花岛鱼岙村停靠接客,然后往西绕过乌猪岭便到终点站前礁。

  前礁行政村人口稀散,所辖塘头山、上陈、罗丝岗、乌猪岭等自然村的客人都要集中到前礁埠头待渡。遇汛期,轮船可以往上开到联益村。航线全程14-15里。前礁离乡政府屿头尚有六七里的山路。1988年5月渡口停航。2017年82省道从这通过,交通才彻底改观。

  当年小坑线相对比较复杂,实际又分三条航线:

  小坑线,经双桥-董岙-大众旺-大岩-箬厂埠,渡船6艘。

  平田线,经岙里-东溪-山头下-桐里岙,主要客源是平田方向的乡民,客流量较大,渡船8艘。

  板砩头线,经西山下转至板砩头,2艘渡船。

  五、长潭渡口已成历史

 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是长潭库区客货运最辉煌的时代。上述的几条航线,大多使用中型钢质轮船,载客量小则五六十人,大的都有二三百个客位。1977年后,随着库区内外物资流量的增加和机动车辆的发展,渡口发展了汽车渡驳。即是在动力客轮两旁兼挂拖驳,每次拖带2辆大型货车与五六辆轿车或小型货车、耕耘机等。位于上郑乡大尖山的黄岩铅锌矿,从1970年建矿起,每天都有上百吨的矿粉就是通过渡轮运出去的。

  1980年后,随着市场经济的复苏,库区几个重要乡镇的经济日益繁荣,从而促进了运输业的蓬勃发展。沿岸群众陆续私营客、货运输,打破了长潭运输社客货运输的独家经营权。渡船航线也有所增加,除了上述外,另有宁溪林场、白果、道士冠、黄礁等线路,经营方式较为灵活。

  1988年5月,头(陀)白(鹤殿)公路建成通车,屿头航线停渡。不过少数私营渡运仍在继续,比如长潭到鱼岙的线路,一直到上世纪末还在通航,乘客大多为去桃花岛游玩的客人。

  到2000年,长潭至宁溪、屿头的两条主航线也宣告停航,仅余长潭经板砩头至小坑和长潭至桐岭岙的2条航线。

  目前,随着环湖公路的全线贯通,长潭湖内除了几座小岛需要小船作交通外,其他所有航线全部停航。长潭渡口也就光荣地退出了历史舞台。

【作者】: 戎 怡 【编辑】:朱慧益
推荐阅读

高温,对于很多室内工作的人而言,或许只是一个数...【详细】

近日,北洋镇康山村的村民牟永胜,种的南瓜大丰收了...【详细】

在橘乡,“全民健身日”这天,城区的大街小巷也...【详细】

最新热点+更多
2024年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暨...
包顺富在督查重大项目时强调 围绕企业所需...
我区2个项目入选省级海绵城市示范性工程
王卫峰:“代表+新闻” 融合服务更精彩
“惠听助老”让听障老人生活更美好
上垟乡开展“八一”建军节慰问活动
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
城南派出所: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
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
“新春第一会”剑指项目攻坚,有何深层考量?
黄岩姑娘黄雨婷入围巴黎奥运会参赛阵容
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:浙新办【2008】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
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76-84765071
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©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. 保留所有权利